嗨~大家好呀~我是桃菲,90后沪漂职场妈妈~
有一个玩得很好的朋友,到今天为止已经失业一年了,今天来记录她的故事。
1. 被裁的那天,只会煮泡面
去年夏天,人事部找她谈话时以“公司结构调整”这个万能理由,结束了三年的职场生涯。
也正是上海的梅雨季节,淅淅沥沥地下着,犹如内心在哭泣。
29岁,未婚,存款10万,房租3000,而她连电饭煲的“快煮”和“精煮”都分不清。
2.云南旅居,放松心情
刚刚失业,觉得工作那么久,该好好放松下,直接定了云南的民宿。
像《去有风的地方》许红豆一样,去哪里散散心,整理好心情再出发。
一去就是一个多月,一共开销两万。
回来后也没着急找工作,有一搭没一搭地刷着招聘软件。
更多地精力放在中级会计考试上,当然也不是全力以赴,而是零零散散地学习着。
去年九月份,考试结束,开始正式找工作。
这时才发现,工作已经不是想换就换的时候了,发布的岗位很多都是人事的KPI ,每次都铩羽而归。
3.南下寻找机会,后不了了之
在元旦前后,工作也没有着落,总闲着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就想着南下找找机会,和朋友一起去了广州十三行、香港自由行。
虽然发现批发、代购都还可以,但折腾两个月也没有多大水花,幸运地是没有投入太多资金。
4.面粉比财务报表诚实,至少它能让人饱腹
到今年五一为止,将近一年的时光都在花积蓄。
而家里人一直以为她正常工作,没到节假日回老家,假装放假。
在魔都这个城市,10万的积蓄很难存到,但是花10万很快。
而她很清楚,不能等到积蓄告罄再着急。
虽然一直没有停止过找工作,但总是没有满意的答复。
而寻找兼职,也处处碰壁。
必须节省开销,这时当务之急。
房租无法节省,那就在吃饭上下功夫。
以前都是顿顿外卖,现在开始学习做饭。
她说第一次炒青菜,油锅溅起来时,举着锅盖当盾牌,
现在已经能自己做小笼包,不仅经济实惠,关键还更加健康。
她说,做小笼包也发现了大学问:
揉面时发现,职场里那套“虚假繁荣”根本没用——水多了加面,面多了加水,面团会直接黏在手上嘲笑你。
记得第一次蒸包子,褶子捏得像被车碾过。
蹲在厨房地上捡漏馅时,突然想起上次被领导骂哭后,躲在消防通道吃冷掉的三明治。
原来人生和面团一样,揉搓够了才能有筋性。
失业像一记闷棍,打醒了我在格子间里的“体面”。
如今我系着围裙做饭,反而更能体会人生的滋味。
如果有人正经历迷茫,我想说:人生就像发面,总要经历一段黑暗的发酵,才能蒸出属于自己的饱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