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父母都盼着孩子出人头地,吃上“好饭”,走上稳妥的路。
可人到中年你才会明白,孩子这辈子最终靠什么吃饭,早早就注定了。
不是谁家都能培养出博士状元,也不是谁孩子都适合端铁饭碗。
一味操心、一味规划,到头来多半是父母白忙一场。
孩子最终吃哪碗饭,其实看得出端倪,从小的性格、习惯、态度,早就写明了答案。
父母能做的,不过是顺势而为。
01
有些孩子天生能吃“动手饭”。
很多父母一门心思想让孩子读书,去考公务员、进国企,以为这是最稳妥的饭碗。
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吃得了读书饭。
有些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坐着学习,反倒对动手类的东西充满兴趣。
越逼他死读书,他越反感,到最后耽误的是前程。
我有个亲戚的孩子,从小动手能力特别强,家里水龙头坏了、电饭锅出故障了,他总是第一个拿起工具拆来修。
可学习呢,一塌糊涂,补课补到初中毕业都没起色。
后来家里人一咬牙,让他去学厨艺。
现在成了酒店主厨,工资比普通白领高得多,年底还分红。
连他爸都说:“幸好没逼着他去读书,不然毁了一辈子。”
现实中不少父母,非得把孩子往不适合的路上推,最后摔得头破血流。
其实孩子早就给出答案了,只是父母不信命,总想改命。
02
有些孩子注定吃“嘴皮子饭”。
不是所有人都靠体力吃饭,有些人嘴皮子一转,饭碗就来了。
会说话、懂人情、眼力劲好,这类孩子反而在社会上更吃得开。
有个朋友的女儿,从小嘴甜,懂得察言观色,每次家里来客,总能把老人哄得眉开眼笑。
学习成绩嘛,普通,没考上大学,父母一度觉得她这辈子完了。
结果她去了保险公司,三年不到成了团队主管,客户满天飞,奖金拿到手软。
她妈感叹:“原来她这张嘴就是饭碗。”
有些孩子不会考试,不代表没出息。他们能在人群中生存得游刃有余,那是另一种天赋。
父母如果只看分数,只认学历,就看不见孩子真正的优势。
有些碗,不光靠手,更靠嘴。这饭,不是谁都能吃,但吃上了,反倒是一条生路。
03
还有些孩子适合吃“稳定饭”。
当然,也有些孩子,从小就稳重,规矩,不喜欢冒险,适合走体制内这条路。
朝九晚五、按部就班,他们不贪、不急,日子稳妥过一生。
我楼下邻居家儿子,从小性格安静,生活自律,高考也没发挥出色,最终读了个普通本科。
毕业后考上了街道办的公务员,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,生活却过得有条不紊。
他爸妈起初觉得儿子太安于现状了,后来却庆幸,别人折腾半生一场空,自己孩子反倒早早稳定,日子越过越安逸。
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精英。
有些孩子,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,就是一种命中的安排。
父母要做的,是认清孩子的本性,别一味攀比、指望。
结语:
孩子这一生该吃哪碗饭,命里其实早安排了大半。
拼不拼得出来,有没有那份劲儿,小时候就能看出苗头。
家长能做的,不是硬推、硬逼,而是识人、识路。
顺势而为,是智慧;强行逆命,是折腾。
到最后你会发现,最好的安排,不是照搬别人的路,而是让孩子走适合自己的那条。
认命、知命、顺命,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